1. 首页 > 短句文案

惊蛰古诗5首 惊蛰的古诗词五十首

1

闻雷

唐·白居易

瘴 地风霜早,温天气候催。

穷冬不见雪,正月已闻雷。

震蛰虫蛇出,惊枯草木开。

空余客方寸,依旧似寒灰。

这首诗是说:烟瘴地面,风霜来得有些早;天气渐渐温热,气候争相催发。

穷尽整个冬天,不曾下过一次雪;正月才至,却早早地听到了春雷的声音。

春雷响起,惊醒了沉睡蛰伏的虫蛇鼠蚁,也惊醒了枯草和树木,嫩芽萌动欲开。

独独剩下我方寸之间的心,依旧如同寒灰一般了无生机。

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,传达了对生活变化和无常的感慨。

2

观田家

唐·韦应物

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

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

丁壮俱在野,场圃亦就理。

归来景常晏,饮犊西涧水。

饥劬不自苦,膏泽且为喜。

仓禀无宿储,徭役犹未已。

方惭不耕者,禄食出闾里。

这首诗是说:一场微细的春雨让百草充满生机,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。

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,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。

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,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。

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,还要牵着牛犊去西边山涧饮水。

这样又累又饿,他们却不觉得苦,看着雨水滋润过的禾苗,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。

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,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,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。

看着这些,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,但是俸禄却来自乡里,心中深感惭愧。

这首《观田家》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,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。

3

义雀行和朱评事

唐·贾岛

玄鸟雄雌俱,春雷惊蛰馀。

口衔黄河泥,空即翔天隅。

一夕皆莫归,哓哓遗众雏。

双雀抱仁义,哺食劳劬劬。

雏既逦迤飞,云间声相呼。

燕雀虽微类,感愧诚不殊。

禽贤难自彰,幸得主人书。

这首诗是说:惊蛰时节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,燕子也从南方飞来。

春天,燕子忙着衔泥筑巢,养育幼燕。有一天,燕子没有飞回来,唯独留下一窝幼小的小燕凄惨的鸣叫。

这时候,一对麻雀出现了,她们把小燕子当成自己的孩子,不辞辛劳地哺育这些小燕子。

小燕子长大后,在天空中自由翱翔,燕雀之间相互鸣叫,声透云霄,相亲相爱,令人钦佩。

燕雀虽然很微小,但它们的仗义仁爱,令人自愧弗如。

燕雀的拯救善行令人感动,然而鸟类自己不能彰显表扬,幸亏有主人把这些事迹讲述出来,让更多的人了解。

4

山房

宋 ·陈允平

轩窗四面开, 风送海云来。

一阵催花雨, 数声惊蛰雷。

蜗涎明石凳, 蚁阵绕山台。

此际衣偏湿, 熏笼著麝煤。

从四个方向打开的窗户,微风吹动着带着海云的清风。

一阵催促花朵开放的细雨,几声震撼人心的惊雷。

蜗牛留下清液的明亮石凳,蚂蚁在山台周围形成一道阵列。

此时我的衣服稍微湿润,散发着麝香的熏香笼罩着。

5

咏二十四气诗 · 惊蛰二月节

唐·元稹

阳气初惊蛰,韶光大地周。

桃花开蜀锦,鹰老化春鸠。

时候争催迫,萌芽互矩修。

人间务生事,耕种满田畴。

这首诗是说:冬至之后,阳气上升,甫至惊蛰,韶光显现,弥漫大地。

看那桃花,就像蜀锦,多姿多彩,绚丽绽放。天空翱翔的老鹰,知趣地离开,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。

春日美好的时光,争相催促着万事万物。草木已开始萌芽,甚至树芽儿也似乎按着一定的规则修剪成长。

人们为了生计,走进田间地头耕种,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。